感觉现在的品牌 NAS 性价比较低,有哪些好的 DIY 方案?修改
QNAS、群晖、华芸等品牌NAS不错,但是一看到台式机的配置和这个品牌NAS的配置,性价比太低了。
需求:个人用,功耗要低些,主要做一个家庭媒体服务器,最好能实时转码到移动端观看;挂下载(这个肯定是必须的),对数据安全性不是太高,个人照片和文档可以只是定时备份到外挂硬盘和备份到其他盘。
系统选择也很纠结啊,品牌的说实话很大一部分卖了软件了,所以QNAS、群晖、华芸在线体验了下,确实都不错,尤其是多客户端管理还有媒体共享。但是黑群晖看了高端用户的介绍说到稳定性不行,所以不敢用它。现在知道的有NAS4FREE、freenas、Open Media Vault,请问下还有其他好用的系统没?
忘了说硬件预算了:2000以下,不包括硬盘。修改
需求:个人用,功耗要低些,主要做一个家庭媒体服务器,最好能实时转码到移动端观看;挂下载(这个肯定是必须的),对数据安全性不是太高,个人照片和文档可以只是定时备份到外挂硬盘和备份到其他盘。
系统选择也很纠结啊,品牌的说实话很大一部分卖了软件了,所以QNAS、群晖、华芸在线体验了下,确实都不错,尤其是多客户端管理还有媒体共享。但是黑群晖看了高端用户的介绍说到稳定性不行,所以不敢用它。现在知道的有NAS4FREE、freenas、Open Media Vault,请问下还有其他好用的系统没?
忘了说硬件预算了:2000以下,不包括硬盘。修改
按票数排序
按时间排序
16 个回答
尝试过 WD MyBook 的两代产品。
性能和稳定性不行。拿来玩玩可以,真的拿来用会遇到各种奇葩问题。最常见的就是突然 ping 不通了,要手动重启。另外 CPU 和内存都不够,挂 BT 下载很容易用满 CPU 和内存,然后反应速度就变的很慢,甚至需要重启一下。另外千兆网卡只能达到一半的速度,瓶颈在 CPU 上。
自带的管理界面功能很弱。只好自己装各种带 web 界面的下载软件和管理软件。系统比较过时,能用的源的镜像也不多,自己升级系统会导致没有驱动。不想折腾 cross-compiling,只能用那个很慢的 CPU 去编译安装一些软件。
后来想通了,配了台低端 PC,奔腾 CPU,4G 内存,千兆网卡,挂了若干块硬盘,然后挂着迅雷离线,用 samba 共享文件,用 iTunes 共享音乐库,用 Air PlayIt (注意不是 Airplay)共享视频,还能挂 Steam 下载。所有问题都解决了。
编辑
--------
功耗的问题,统一回答一下。
主要取决于硬盘数量。
待机状态,一块硬盘的时候 35W,四块硬盘 66W。
此外,对于 Atom,曾经的 Atom 用户表示 Atom 很坑爹。
i3 的性能是 Atom 的 5~10 倍(Atom 和你的手机差不多快)。因为制程优势明显,计算相同计算量,能源消耗是 Atom 的一半。待机状态下,两者整机功率差不多,因为大部分电用在内存、硬盘上了。满载情况下,Atom 之所以功率低,只是是因为它速度慢。计算同样的东西,i3 用的时间更短,所以乘起来, i3 更省电。
要省电的话,少插硬盘,少插内存,CPU 用更小制程的,不要装浪费 CPU 的软件。
性能和稳定性不行。拿来玩玩可以,真的拿来用会遇到各种奇葩问题。最常见的就是突然 ping 不通了,要手动重启。另外 CPU 和内存都不够,挂 BT 下载很容易用满 CPU 和内存,然后反应速度就变的很慢,甚至需要重启一下。另外千兆网卡只能达到一半的速度,瓶颈在 CPU 上。
自带的管理界面功能很弱。只好自己装各种带 web 界面的下载软件和管理软件。系统比较过时,能用的源的镜像也不多,自己升级系统会导致没有驱动。不想折腾 cross-compiling,只能用那个很慢的 CPU 去编译安装一些软件。
后来想通了,配了台低端 PC,奔腾 CPU,4G 内存,千兆网卡,挂了若干块硬盘,然后挂着迅雷离线,用 samba 共享文件,用 iTunes 共享音乐库,用 Air PlayIt (注意不是 Airplay)共享视频,还能挂 Steam 下载。所有问题都解决了。
编辑
--------
功耗的问题,统一回答一下。
主要取决于硬盘数量。
待机状态,一块硬盘的时候 35W,四块硬盘 66W。
此外,对于 Atom,曾经的 Atom 用户表示 Atom 很坑爹。
i3 的性能是 Atom 的 5~10 倍(Atom 和你的手机差不多快)。因为制程优势明显,计算相同计算量,能源消耗是 Atom 的一半。待机状态下,两者整机功率差不多,因为大部分电用在内存、硬盘上了。满载情况下,Atom 之所以功率低,只是是因为它速度慢。计算同样的东西,i3 用的时间更短,所以乘起来, i3 更省电。
要省电的话,少插硬盘,少插内存,CPU 用更小制程的,不要装浪费 CPU 的软件。
一般认为两盘位及以下,选购专门的家用NAS(像群晖)是划算的,四盘位及以上就不太划算了。
我的需求和预期价位刚好和题主类似,希望我的解决方案也能有所帮助。
解释一下我做以上选择的原因:
另外,现在有了小米盒子这种方便操控的播放设备,HTPC本身的播放功能貌似没有多大用处。但是,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:射手播放器!HTPC上用splayer可以自动下载字幕,省掉一道工序。
如果你需要3.5"硬盘组raid,联力的Q08/Q18/Q25/Q28机箱比较合适,还是上ITX板子,但有七八个3.5"硬盘位。缺点是机箱要大一些,看起来就不那么萌了。
另外提醒一下,如果没有装机的经验,自己动手装ITX小箱子还是很烦人的,要有心理准备。
我的需求和预期价位刚好和题主类似,希望我的解决方案也能有所帮助。
- 首先,硬raid还是软raid?<2K的话,硬raid卡的预算就不太够,我最后选择软raid 5,用到现在也还没出什么大问题。
- 我的硬件配置
- 机箱:联力Q02 (自带全汉代工的300瓦80plus白牌SFX小电源)
- 主板/CPU/内存:华硕H77 ITX + Intel G530 + 6G(4+2,明显是家里其他机器淘汰下来的...)
- 硬盘:1个老旧的日立80G 2.5"做系统盘,3块日立5K1000 2.5" 1T硬盘做软raid 5。另外自备若干条TB JD都买得到的那种亮晶晶的SAS/细SATA线,方便走线。可最多扩展到5个硬盘组raid 5。
- 不含硬盘价格大约1.7K(去年年中时)
- 软件配置:各种比较之后,我可耻的选择了win 7 + Intel ICH9软raid 5
- 其他周边环境:千兆ethernet是必须的。然后是无线键鼠。
解释一下我做以上选择的原因:
- 首先,我希望这台NAS兼具客厅HTPC的功能,因此机箱要尽可能小巧好看,放在电视旁边也不突兀。联力Q02极度小巧,到家里来的朋友都完全看不出来这是台电脑,以为是音箱什么的。
- 但Q02本身只具有两个2.5"或一个3.5"硬盘安装位。我想办法装进了四块2.5"硬盘:光驱位一个,光驱位下挂一下,原来的两个2.5"位各一个。另外通过在原来的2.5"位换装两层的2.5"硬盘架,以后还可以再加两个硬盘。
- 另外,我也是特意选择2.5"硬盘做raid 5。在我对空间需求并不是很大的前提下,2.5"硬盘安静发热低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。
- Intel ICH9软raid 5的性能一直为人所诟病,不过也还在能接受的水平。三块5400转的5K1000组raid 5,读速度轻松超过千兆ethernet上限(100+MB/s),写速度为 < 30MB/s (不开write cache) 或 < 70MB/s (冒险开write cache)。对于挂BT啥的这样的写入速度也足够了。用freenas这样的方案,软raid性能还会好很多,但freenas的ZFS raid不能动态增加硬盘,另外也没法作HTPC播放用。用基于Linux的方案应该也能兼顾NAS + HTPC,不过试验性的用了一下win 7以后发现能用,就懒得折腾了。最开始因为有一条SATA线有点问题,掉过一次盘,后来就没出过什么问题了。
- ITX主板的选择面其实很窄,因为去年Intel 7系列ITX主板很少有6个SATA口的,大部分都只有4个SATA。最后选择了华硕的H77。AMD方面,有6 SATA的ITX板子反而要多一些,但我对于功耗有着奇怪的执着,所以没有选性价比和功耗都更高的AMD板子和CPU。AMD低功耗的E系列或Intel的Atom对我来说性能又太低不符合要求。
- 2.4GHz主频的G530实际上就是没有超线程的低功耗版i3,是当时我组机器时最低功耗的双核,放放1080P什么的还是没压力的。
- 因为没有独立显卡,各部件发热量又都很小,虽然Q02这样的小机箱散热说不上好,但从平时温度监控来看非常理想,环境温度25+的时候,硬盘和CPU也就最多40度上下。
- win7 + G530的组合,在软件选择上就非常方便了。养动物?uTorrent。DLNA服务器?PS Media Server。媒体中心?XBMC。文件共享?可耻的将就了win7家庭组...
- PS Media Server有transcoding支持,从720P实时转到手机屏幕大小的话,G530基本上能扛。不过我现在都很少用transcoding,因为手机平板都能直接从samba放得动720P了...
另外,现在有了小米盒子这种方便操控的播放设备,HTPC本身的播放功能貌似没有多大用处。但是,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:射手播放器!HTPC上用splayer可以自动下载字幕,省掉一道工序。
如果你需要3.5"硬盘组raid,联力的Q08/Q18/Q25/Q28机箱比较合适,还是上ITX板子,但有七八个3.5"硬盘位。缺点是机箱要大一些,看起来就不那么萌了。
另外提醒一下,如果没有装机的经验,自己动手装ITX小箱子还是很烦人的,要有心理准备。
考虑价钱,就找一台破点的P4机器,然后装LINUX,装samba,装NFS,装iSCSI。
考虑功耗和面积,就搞FITPC或是其他微小型化PC,装LINUX,装samba,装NFS,装iSCSI。
在写一个crontab脚本,调用主动发起式备份脚本,就可以了。
考虑功耗和面积,就搞FITPC或是其他微小型化PC,装LINUX,装samba,装NFS,装iSCSI。
在写一个crontab脚本,调用主动发起式备份脚本,就可以了。
不考虑的价格的话,真的不必去拼凑,群晖 synology 的 NAS 是我用过最好的 NAS 系统。
我因为大量收集美剧,所以用了他家五盘位的NAS(可再扩充额外的十个盘位)。
最让我啧啧称赞的是 synology 的移动客户端 App,使得我收藏的所有剧集和电影都可以在我的 iOS 设备上流畅播放,不经意间成为了事实上的特别有用的家庭影视中心。(暂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应用可以达到 synology 家的 DS Video 这个 App 的高度)
最牛逼的是,它会自动根据文件命名对剧集、电影进行索引(自动检索电影数据库),所以你在 iPhone 里面看到的界面会是这样的,都是系统自动整理的:


另外,在手机/Pad和NAS之间传输文件也相当方便。
支持 airPlay,可以用做音乐播放中心。
有 AntiVirus 杀毒插件,可以定期检查NAS。
不是做广告,群晖的NAS系统做的如此之好,远超我的预期,卖这个价钱,我觉得值。
至于稳定性,我已经连续开机一年多了,没有任何问题。
我因为大量收集美剧,所以用了他家五盘位的NAS(可再扩充额外的十个盘位)。
最让我啧啧称赞的是 synology 的移动客户端 App,使得我收藏的所有剧集和电影都可以在我的 iOS 设备上流畅播放,不经意间成为了事实上的特别有用的家庭影视中心。(暂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应用可以达到 synology 家的 DS Video 这个 App 的高度)
最牛逼的是,它会自动根据文件命名对剧集、电影进行索引(自动检索电影数据库),所以你在 iPhone 里面看到的界面会是这样的,都是系统自动整理的:


另外,在手机/Pad和NAS之间传输文件也相当方便。
支持 airPlay,可以用做音乐播放中心。
有 AntiVirus 杀毒插件,可以定期检查NAS。
不是做广告,群晖的NAS系统做的如此之好,远超我的预期,卖这个价钱,我觉得值。
至于稳定性,我已经连续开机一年多了,没有任何问题。
可以考虑买惠普的N36L(约1200元),然后装黑群晖系统,性价比还不错。

N36L详细配置清单:
CPU
Dual-Core Processor双核心AMD Athlon™ II NEO N36L Processor (1.3 GHz, 15W,2MB)
晶片組
AMD RS785E/SB820M chipset
内存
标配原厂1GB(1GB*1)PC3-10600E(=DDR3 1333) unbuffered DDR3 ECC
内存容量
最大内存容量:8GB(2个240-pin插槽/已使用一个)
显示晶片
Integrated 128MB shared supporting 1920x1200 @ 60Hz
硬盘
标配不带硬盘,支持3.5寸,大尺寸SATA硬盘,最大可扩充至四顆,最高容量8TB
硬盘控制介面
内建Embedded SATA Controller with Embedded RAID 0、1
网路介面
1組10/100/1000Mbps全双工网路连线功能,支援Wake on LAN(NC107i)
I/O插槽(Slot)
PCI-E Gen 2 x16 connector with x16 link ;PCI-E Gen 2 x1 connector with x1 Link
共2个半高
I/O輸出入口
内建1个显示扣,7个USB万用串列口(front*4+rear*2+internal*1),1個E-SATA,1个网路RJ-45口
支持系統
支援Windows 2008 R2、2008 Foundation and Red Hat Linux win7 XP
扩充(Bay)
1大(For Optical Drive)/4小(已安裝160GB SATA硬盘*1)
電源供应器
200W非热抽換式、非備援式電源供應器

N36L详细配置清单:
CPU
Dual-Core Processor双核心AMD Athlon™ II NEO N36L Processor (1.3 GHz, 15W,2MB)
晶片組
AMD RS785E/SB820M chipset
内存
标配原厂1GB(1GB*1)PC3-10600E(=DDR3 1333) unbuffered DDR3 ECC
内存容量
最大内存容量:8GB(2个240-pin插槽/已使用一个)
显示晶片
Integrated 128MB shared supporting 1920x1200 @ 60Hz
硬盘
标配不带硬盘,支持3.5寸,大尺寸SATA硬盘,最大可扩充至四顆,最高容量8TB
硬盘控制介面
内建Embedded SATA Controller with Embedded RAID 0、1
网路介面
1組10/100/1000Mbps全双工网路连线功能,支援Wake on LAN(NC107i)
I/O插槽(Slot)
PCI-E Gen 2 x16 connector with x16 link ;PCI-E Gen 2 x1 connector with x1 Link
共2个半高
I/O輸出入口
内建1个显示扣,7个USB万用串列口(front*4+rear*2+internal*1),1個E-SATA,1个网路RJ-45口
支持系統
支援Windows 2008 R2、2008 Foundation and Red Hat Linux win7 XP
扩充(Bay)
1大(For Optical Drive)/4小(已安裝160GB SATA硬盘*1)
電源供应器
200W非热抽換式、非備援式電源供應器
如果题主喜欢折腾,又考虑到低功耗,且对Linux系统有一定理解的话,可以像我这样用cubieboard和1个移动硬盘实现nas功能。
步骤:
1. 给cubieboard刷个Linux系统;
2. 编译安装mldonkey;
3. 挂载移动硬盘;
4. 编写自动添加资源、自动下载及自动保存已下载资源到移动硬盘的脚本(简单的shell或python即可,例如我只需要在命令行里执行 # add2queue.py "权力的游戏" "S03" 即能将权力的游戏第三季自动加入下载队列)
5. 设置FTP或Samba,我一般是在ipad上用avplayer通过wifi来看视频;
6. 在路由器上设置端口转发,以便可以从外网对mldonkey进行管理。

费用:
cubieboard+1张TF卡 400元左右;1TB移动硬盘大概600。
功耗:
cubieboard和移动硬盘使用的电源是5V 2A,1小时不到20W
缺点:
1. mldonkey下载热门资源还是可以的,家里12Mb光纤,下载速度能达到700~800Kb/s,但是对于一些不太热门的资源可就慢了,还需要在路由上设置DMZ才能有High ID;
2. 发现mldonkey在下载超过1Gb的资源时,有时候会出现死机的情况,现在考虑买一个博联的wifi插座(159元),这个插座可以在手机上装app远程对插座进行操作,用另外一台cubieboard(另外一台是我用来挂网站和做微博发布机的)检查是否死机,死机就发邮件通知我重启。
步骤:
1. 给cubieboard刷个Linux系统;
2. 编译安装mldonkey;
3. 挂载移动硬盘;
4. 编写自动添加资源、自动下载及自动保存已下载资源到移动硬盘的脚本(简单的shell或python即可,例如我只需要在命令行里执行 # add2queue.py "权力的游戏" "S03" 即能将权力的游戏第三季自动加入下载队列)
5. 设置FTP或Samba,我一般是在ipad上用avplayer通过wifi来看视频;
6. 在路由器上设置端口转发,以便可以从外网对mldonkey进行管理。

费用:
cubieboard+1张TF卡 400元左右;1TB移动硬盘大概600。
功耗:
cubieboard和移动硬盘使用的电源是5V 2A,1小时不到20W
缺点:
1. mldonkey下载热门资源还是可以的,家里12Mb光纤,下载速度能达到700~800Kb/s,但是对于一些不太热门的资源可就慢了,还需要在路由上设置DMZ才能有High ID;
2. 发现mldonkey在下载超过1Gb的资源时,有时候会出现死机的情况,现在考虑买一个博联的wifi插座(159元),这个插座可以在手机上装app远程对插座进行操作,用另外一台cubieboard(另外一台是我用来挂网站和做微博发布机的)检查是否死机,死机就发邮件通知我重启。
尹津其
赞同
用WD的 MyBookLive两年了,1T硬盘的版本。
到手后自行配置,开Samba共享,装了 Transmission和MLDonkey用于bt, emule下载。
然后就不再管它了。
开机很方便,关机靠的是自己做了个批处理:
plink.exe -ssh mybooklive -l root -pw xxxxx halt
现在的感想是,现成的NAS系统只有一个优点,就是美观,可以当摆设。
如果追求方便、使用或者功能强大,有太多替代方案:
1. 低端笔记本;
2. 大唐等htpc主机;
2. 自行组装小机器,用立人等品牌的机箱;
3. 树莓派,CubieBoard等arm主机,开linux。
到手后自行配置,开Samba共享,装了 Transmission和MLDonkey用于bt, emule下载。
然后就不再管它了。
开机很方便,关机靠的是自己做了个批处理:
plink.exe -ssh mybooklive -l root -pw xxxxx halt
现在的感想是,现成的NAS系统只有一个优点,就是美观,可以当摆设。
如果追求方便、使用或者功能强大,有太多替代方案:
1. 低端笔记本;
2. 大唐等htpc主机;
2. 自行组装小机器,用立人等品牌的机箱;
3. 树莓派,CubieBoard等arm主机,开linux。
林蛋蛋
赞同
硬件上用 E350 系列主板(集成CPU)即可,便宜快速功耗低。或者可以选 D525 (集成CPU),连风扇都没有,但是性能略低。
软件上如果你有 linux 基础,那就上 linux ,你列的要求都可以达到。
如果你只会 windows ,那就上 win7 ,他的媒体库可以流媒体播放。
我自己的 NAS 就是 D525 主板,2T 硬盘,2G内存,上 Linux , 流媒体可以用 DLNA 或者直接 samba 播放,文件交换 FTP 、btsync 。 远程控制 VNC ,如果要外网控制就 SSH + VNC ,下载、分享、交换、播放等感觉很好。
个人认为, DIY 更便宜而且更有乐趣,成品机器主要是好看,要说软件、功能什么的,还是 DIY 的机器更强更灵活。
软件上如果你有 linux 基础,那就上 linux ,你列的要求都可以达到。
如果你只会 windows ,那就上 win7 ,他的媒体库可以流媒体播放。
我自己的 NAS 就是 D525 主板,2T 硬盘,2G内存,上 Linux , 流媒体可以用 DLNA 或者直接 samba 播放,文件交换 FTP 、btsync 。 远程控制 VNC ,如果要外网控制就 SSH + VNC ,下载、分享、交换、播放等感觉很好。
个人认为, DIY 更便宜而且更有乐趣,成品机器主要是好看,要说软件、功能什么的,还是 DIY 的机器更强更灵活。
用过Qnap的TS459,有缺点列一下吧:
1、肯定是省电程度了,虽然没有数据支撑,但是atom的芯片省电是肯定的了(同样的芯片。。。等等,下面回答)
2、app相对来说要稳定的多,而且配置也容易很多
3、Raid的性能也不错
4、安静
5、app多,自建云空间服务器,自建ERP系统都不是难事,
缺点:
1、毕竟不是win系统,所以迅雷、百度云盘什么的比较难以下载,相对来说ED,EM的资源下载控制不是那么容易
2、Qnap没试过刻录,蓝光似乎还是要用针对性的程序,所以Qnap不太可能
3、硬盘的兼容性有点问题,我的TS459遇到过不兼容WD的低端500G硬盘的问题,送修了很多次,结果都返回说没有问题。
先说PC吧,现在自己在用的是HP N40L,类atom的AMD芯片,内存加到10G了,可是运行win2012还是感觉顿,1.5G的芯片实在有限。Linux的驱动不全,倒是能上vsphere,不过性能。。。
所以相对来说,纯种NAS还是更好使用,但是兼容性有限。如果只是做资源库+下载机+挂个网站,绝对足够了。
如果要转影片,刻录光盘(蓝光),用迅雷大量下载,说实话,没有个烤土豆是不够的。
所以如果要强化的话,基本上是一台很强的主机做迅雷+转影片+刻录的工具,NAS托管网站+PT、emule下载+自建一些app的托管
如果要求不高,可以考虑HP的N40L,好像最近升级到N45L了,多了USB3的外接。也支持安装freenas,但是大材小用了。
1、肯定是省电程度了,虽然没有数据支撑,但是atom的芯片省电是肯定的了(同样的芯片。。。等等,下面回答)
2、app相对来说要稳定的多,而且配置也容易很多
3、Raid的性能也不错
4、安静
5、app多,自建云空间服务器,自建ERP系统都不是难事,
缺点:
1、毕竟不是win系统,所以迅雷、百度云盘什么的比较难以下载,相对来说ED,EM的资源下载控制不是那么容易
2、Qnap没试过刻录,蓝光似乎还是要用针对性的程序,所以Qnap不太可能
3、硬盘的兼容性有点问题,我的TS459遇到过不兼容WD的低端500G硬盘的问题,送修了很多次,结果都返回说没有问题。
先说PC吧,现在自己在用的是HP N40L,类atom的AMD芯片,内存加到10G了,可是运行win2012还是感觉顿,1.5G的芯片实在有限。Linux的驱动不全,倒是能上vsphere,不过性能。。。
所以相对来说,纯种NAS还是更好使用,但是兼容性有限。如果只是做资源库+下载机+挂个网站,绝对足够了。
如果要转影片,刻录光盘(蓝光),用迅雷大量下载,说实话,没有个烤土豆是不够的。
所以如果要强化的话,基本上是一台很强的主机做迅雷+转影片+刻录的工具,NAS托管网站+PT、emule下载+自建一些app的托管
如果要求不高,可以考虑HP的N40L,好像最近升级到N45L了,多了USB3的外接。也支持安装freenas,但是大材小用了。
说下我的方案:
1. 下载、存储、播放分离。别用nas下载。
2. 下载高清片子用个破烂笔记本下载就好了,搞来搞去还是用迅雷最好。挂PT也行,多开个µTorrent就好。拷过去麻烦点。反正挂着,也很快了,无所谓。
3. 播放就更好办了,小米盒子。299,还有一堆廉价的方案。唯一要求是可以访问NAS,支持airplay。路由器别太差, 否则播放高清卡。
4. 剩下就是NAS了。你的NAS不挂机,只需要存储的话,选廉价的NAS即可。巴法络(BUFFALO)这款900不到。http://item.jd.com/497649.html 两个盘位,支持 raid 0、raid 1 。我家有2个,一个放电影。一个放相片。
想更简单,就花钱,用群晖的NAS,一分钱一分货。
1. 下载、存储、播放分离。别用nas下载。
2. 下载高清片子用个破烂笔记本下载就好了,搞来搞去还是用迅雷最好。挂PT也行,多开个µTorrent就好。拷过去麻烦点。反正挂着,也很快了,无所谓。
3. 播放就更好办了,小米盒子。299,还有一堆廉价的方案。唯一要求是可以访问NAS,支持airplay。路由器别太差, 否则播放高清卡。
4. 剩下就是NAS了。你的NAS不挂机,只需要存储的话,选廉价的NAS即可。巴法络(BUFFALO)这款900不到。http://item.jd.com/497649.html 两个盘位,支持 raid 0、raid 1 。我家有2个,一个放电影。一个放相片。
想更简单,就花钱,用群晖的NAS,一分钱一分货。